分享到:

读明史看电商(一)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 2010-09-08 10:42:00 编辑:宝莲妃玥 点击: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昨天终于都看完了。感触很多很多,平时聚会的时候也不停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套书。家人调侃我说:别丢人了,这书又不是刚出的,你现在才看还好意思跟别人推荐呢。我想不然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昨天终于都看完了。感触很多很多,平时聚会的时候也不停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套书。家人调侃我说:别丢人了,这书又不是刚出的,你现在才看还好意思跟别人推荐呢。我想不然。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的时候看这套书,看史书之后的感悟是不同的。以前,我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就算看了也未必会有现在的感悟。所以,什么时候看都未必算晚,再过几年再看的时候可能会有更深的体会也未可知。总之,明史是一面镜子,用心去照镜子的时候,一定可以看到很多很多。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合卷之后,首先就在想一个问题。明朝灭亡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崇祯皇帝的问题?阉党?党争?言官?还是。。。作者在书中提到:他的一个朋友说,明亡的根本性原因是没钱——没白银。或者说,由于经济的发展,流通货币白银不足,而纸币流通不畅。军队打仗是需要军饷的,但白银不足,军饷不够,军队就不稳定,又是流民贼寇又是辽东的皇太极烧杀掳掠,最后能打的武将死的死、杀的杀,能打的军队也消耗光了,闯王顺利进京,崇祯上吊,明亡。
 
作为基本货币——白银的储备不够,这是一方面。另外,我以为作为一个政权(作者将其比作大明公司),其经营上根本问题是什么呢?
 
首先是辽东,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始终是弱于后金(清)的,而大明和后金一直是敌对的态势,进攻多是失败,防守也只是锦州、宁远和山海关防线。一旦皇太极打出右勾拳战术,绕道内蒙进攻北京直隶,则大明束手无策。从商业的运作上看,大明长期与后金的战争是有输没赢,稳赔不赚的情况。对比南宋公司的议和纳贡,其损失是非常非常大的。
 
其次是灾荒等原因导致的流民贼寇,统治区内民不聊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崇祯也一直努力这么做,先后委任曹文诏、卢象昇、陈奇瑜、洪承畴等总兵扑杀贼寇,但贼寇却越杀越多。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灾荒导致农民欠收,生活所迫去造反;另一方面为了剿灭贼寇,就要派兵,派兵就要花钱,国库没钱就要征税,税收增加老百姓负担更重,最后都被逼的当流民贼寇,所以贼寇越剿越多。交不起税的百姓越多,被逼造反的流民就越多,征税就更难,国库的钱就更少,政府的军队就更难以为继。
 
洪承畴带着政府军的最后精锐被皇太极灭了之后,大明最后的本钱都赔光了,就只能眼看着闯王进北京了。总结以上的内容,我们发现:大明公司在和后金的商战中只赔不赚,在剿杀流民贼寇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有误,所以导致市场越来越萧条,税收收入越来越少,军队成本开支则越来越大。最终大明公司在两个市场上都赔钱,赔很多很多钱,最后赔光了老本,被清盘出局。
 
那么也就是说,大明公司破产的根本问题是:运营能力差,2个市场都赔钱,都没有可持续性、可发展的利润和良好的经营模式。
 
由此,我们反观中国现在的电商企业。做平台的、做B2C的很多大公司,运营成本非常非常高,而真正盈利的或者说有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利润收入的企业非常非常少。今天,你可以说我有风投,有多少个亿的美金,但这些家底早晚是会赔光光的,然后呢?他们可能会说,我占有了市场很大的份额,到时候产品加价不就有利润了吗?但现在你拥有的是赔钱的市场份额,加价之后还能占有多少市场份额呢?今天的电商B2C企业可以说,我就是在和传统企业拼,你有门店等成本我就和你拼这块的成本;那么明天可能会有新的企业进来说,我就盯着你,你有巨额的广告成本和高新的人员成本,我就和你拼这块的成本,继续和你拼价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想盈利真的那么容易吗?
 
风投无非是让你可以在今天赔钱买个吆喝,但这并不能保证你在明天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利润收入。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就好比大明之后的大清公司,在清末慈禧没钱也干过向帝国主义贷款的事儿,但贷款就能让大清公司起死回生吗?答案大家都有。
 
所以做电商的企业,无论是大B还是小C 还是做平台 做服务,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可持续、可发展的利润收入模式,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模式,得到再多的风投,都有赔光光的可能。马云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电商企业的今天是寒冷的,后天是光明的,但很多人都会在明天夜里死掉。大家都笑,但等到明天到来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笑呢?想必更多的人是在哭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