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eDazzle開始獲利,「壓桌菜」運用在下一代網路商店?
[来源:] 2010-05-25 13:49:00 编辑:阿呆 点击: 次
其实它只是一个创立一年多的新购物网站,专门卖「女鞋」。不过,ShoeDazzle想出了一招非常新潮的收费模式,这笔创投资金意味着投资人已经认同了ShoeDazzle的奇特收费模式,并打算协助ShoeDazzle从快速扩张到其他的领域,他们说,不只是在线鞋店要注意,连Amazon也要注意这个新模式!
到底ShoeDazzle是什麼新模式?
當你進去ShoeDazzle逛逛,就和逛其他網路商店沒有兩樣,不過,一進門,它會先「考」你二十幾題,包括:你最喜歡哪一種時尚風格,你最喜歡哪一種鞋子,你最喜歡哪一個「名牌」,還有你最喜歡哪一位明星的裝扮?然後也順便問了你的年紀、你喜歡哪個顏色的鞋……。
這時候,身為新客戶的你,可以開始選一雙鞋子購買。不過,你必須同時「預約」了下個月買鞋。他們會要求你,不只買一雙鞋,下個月開始就要自動從你的信用卡扣款40美元(台幣1400元),ShoeDazzle會「推薦」五雙可能是你最喜歡的鞋子給你,如果你真的五雙都不喜歡,那麼你可以說「我這個月不買」,ShoeDazzle就不會刷你的信用卡,如果你想買的話,就選一雙,然後他們自動扣款!他們說,這個感覺是,他們的客戶都會覺得,被ShoeDazzle當作是「名女人」一樣的尊榮,而ShoeDazzle的創辦人有一位就是專為明星作服裝的好萊塢造型師Kim Kardashian,由她來為客戶「推薦」這些女鞋,讓客戶覺得真的被捧上天了!
不過,如果你看到這網站的做法,很快就會感受到它的妙處,絕不只是讓客戶感覺像「名人」而已。
它的妙處,其實就像中菜的「壓桌菜」一樣--
大家都去吃過中式料理,常常一進門,哇,老闆娘噓寒又問暖,將你們一家人通通請上桌,然後還在拿著Menu東看西看,服務生已經咻、咻、咻的,送上了四~五盤小菜!
這種小菜,就叫做「壓桌菜」。壓桌菜是許多專家都會提到的、很重要的服務內容,讓客人感到一坐下來就被招待得好好的,降低客人走掉的可能性。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壓桌菜的特色──
壓桌菜,每一盤都「世界貴」的!你會看到,那一盤盤在路邊就可以吃到的小菜,現在至少是60元台幣起跳,如果它還送上一條美味的糖醃全魚,那要小心了!這一條魚不花你120元不罷休的。問題是,壓桌菜的藝術,就在於瞭解對方的需求(肚子最餓的時候),「塞」給他們一這些「未付費的商品」,讓客人情不自禁的想「擁有」。一旦動了凡心(筷子),擁有的代價,就是付出比一般商品還要貴一點的價格。ShoeDazzle也是這樣,先做過市調瞭解對方喜歡哪一種鞋,然後「塞」給她們這些「未付費的商品」,沒叫你一定要買哦!但誰不會買呢?不過,我不確定ShoeDazzle是不是比較貴,就像壓桌菜一樣,它一定是可以打著「服務」的名號,賣比較貴的東西的。如果ShoeDazzle還能夠賣的比人家便宜(並非不可能),那它真的就靠這「壓桌好戲」立於不敗之地了!
這種「壓桌菜」模式真的OK嗎?顯然是很OK的,因為這短短一年來,ShoeDazzle靠「壓桌菜」已經損益兩平、開始獲利,這也是它可以輕鬆取得下一波創投資金的主要原因。這種「壓桌菜」還可以發展到哪些其他的物品?可以到衣服、包包,還可以到書、雜誌嗎?到3C產品?投資ShoeDazzle的華裔創投家已經相當豪氣的認為,ShoeDazzle就是下一代的購物網站的模式,他說,第一代的購物網站,是讓消費者去「找」他們真的想要的東西,而第二代的購物網站,則是「塞」給他們一堆東西先,然後讓客戶再從中挑選幾樣出來買!
真的嗎?
這模式,對商家來說可能也可以巧妙突破許多購物網站的困境。由於ShoeDazzle很容易「預測」客戶是誰,什麼商品上架賣,因此,它的庫存或許是可以比較緊的掌控的。通常的第一代購物網站,為了應付那些「隱型的客戶」,尤其是衣類、鞋類,每種款式需要進貨各種不同的顏色和尺寸,但ShoeDazzle的模式是採「推薦制」,你說,給她們五雙鞋,客戶又不一定會買,怎麼辦?但至少「五選一」已經比以往的庫存還低很多,而且沒被選到的,仍然可以讓其他客戶選,在成本上面管控應該會輕鬆一些。
如果說,世上有一種方法能提高售價,又能讓服務口碑不降反升,還可以控管庫存成本,那,大概也只有「壓桌菜」有這種能耐了!現在,我們可以來想一想,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壓桌菜」模式來賣呢?
-
我的特产商城经营
看到这个帖子:http://www.paidai.com/displaythread.ph...
- 我的特产商城经营的经历和困惑
- 国庆献礼——电子商务那些事儿(电
- 渠道向左,内容向右:电视该走向何方
- 轻公司与“第六大洲”
- 新手视角:实战!史上最低成本的美工
- 淘宝,是否阻止了中国B2C社会化进
- 管理学二十大经典理论(7-13)(转)
- 网络销售市场的“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