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电商网站注定会死掉一半,你身处哪一半?》

[来源:] 2010-01-23 18:51:00 编辑:雕爷.封 点击:

《电商网站注定会死掉一半,你身处哪一半?》 用最粗浅的分法,我将电商网站分为两类:平台商和品牌商。 最大的平台商,当然美国亚马逊和国内的淘宝,其广阔的平台上,驻扎了无数品牌,个别品牌卖得好坏,并不影响其做为一个平台的生

《电商网站注定会死掉一半,你身处哪一半?》

 

 

用最粗浅的分法,我将电商网站分为两类:平台商和品牌商

 

最大的平台商,当然美国亚马逊和国内的淘宝,其广阔的平台上,驻扎了无数品牌,个别品牌卖得好坏,并不影响其做为一个平台的生存。中号一些的平台商呢,是以书籍为主的当当,以3C为主的京东商城、以化妆品为主的果皮网等等。同样道理,《哈利波特》与《明朝那些事》谁卖赢谁都无所谓,当当网乐观其成。索尼与夏普的平板电视谁把谁灭了,京东商城也无关痛痒——只要是经我手卖掉就行。

 

品牌商,则是以服装鞋帽品牌Vancl、玛莎玛索,阿卡、LUNA,化妆品里的植物语、芳草集、PBA为代表。这类品牌,要么独网,要么商城,要么干脆就扮猪吃老虎冒充淘宝一“C店”,甚至线下再弄俩实体店……核心特征是货源与品牌,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反而其“电商的表现形式”倒有点无所谓。

 

OK,描述完了这种分法,我先给个判断,(估计板砖横飞,想拍死我的人立即出手):平台商注定会死掉99%;品牌商呢,死掉的比例不知道,关键看其对“行业本质”的挖掘与“核心竞争链”的打造。但无论如何,存活比例肯定远远高于平台商。

 

为啥平台商那么惨,会死掉99%呢?主要原因是两点:一,互联网内更受“三法则”的制约,第四名和之后必死;二,平台的特征使然,大者恒大,自我强化。弱者愈弱,七零八落。

 

不懂啥叫“三法则”的,可以去买本经典旧书,书名就是《三法则》。简单说,人们脑海中,对某一个品类,只能记住三个。可乐类?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PC机?联想、惠普、戴尔;打印机?佳能、惠普、爱普生;大型超市?家乐福、沃尔玛、华联超市;大家自己可以试验一下,随便挑个品类,只要您不是专业干这行的,一般都是前三个容易脱口而出,第四名开始犯难,甚至说不出鸟~

 

这件事谁也没辙,人类大脑结构注定的。实体店铺买电器,哪里?在北京,还不是国美苏宁、大中,上海可能是国美、苏宁、百思买……普通用户的大脑,不可能记得住20家买电器的商城名称,所以,注定第三名之后,会陆陆续续死掉。

 

什么是“平台的特征”呢?怎么叫“大者恒大,自我强化”呢?举例来说,移动想要灭掉联通,容不容易?如果没有反垄断的麻烦,很容易。只要宣布“从今天起,移动只能拨打和接听移动的,和联通不再联通。”你试试,第二天,联通的用户就都只能转用移动了,而不是反过来。支付宝也这样,如果宣称,任何独网,用支付宝就不许用财付通,那么,可以预见,大部分网站,会忍痛割掉哪一个。虽然现实中没有这种强行逼迫的事发生,但软性发生早就令人习惯了:当年,ICQ兴起,中国多少仿冒?几乎把字母占满,从 AICQBICQOICQZICQ,哈哈,最后呢,OICQ胜出!而且,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式胜出,其它的都是炮灰。点解?IM这种东西,是“交流平台”啊!平台天然具有“排他性”,你身边人都用OICQ也就是后来的QQ时,你非要用个ZQ,又无法互联互通,当然死路一条,乖乖改用QQ。而这时我们会发现,QQ开始“大者恒大,自我强化”。

 

到了销售平台呢,例如京东、当当,也逃不出这个。规模越大,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越强,账期就越长,能分摊的成本就越多,导致最后就越敢打价格战。越小,成本就越高,越打不起价格战,同型号的东西“没有5分钱买不到的忠诚度”,最后当然导致顾客流失……小号竞争者们逃不脱“弱者愈弱,七零八落”命运。

 

总之,您如果选择了当平台商,那么,等待着您的命运,就是“当老大、老二或者去死”。(当老三也行,不过有点危险,因为“壕沟里的老四”,每天都在等着和您死磕一把。)当然,平台商一旦成功,也有巨大好处:就是短时间内,比如三年五年,七年八年,只要没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出现,您都可以睡觉安稳。因为“大者恒大,自我强化”嘛,睡觉的时候,都在长个头,哈哈。

 

有点担心,会不会发完这篇帖子,N多人抓狂抽疯,非要砍死我呢?毕竟那么多人身家性命投入到电商,经雕爷这种神经病一分析,居然99%的机会得死掉……呵呵,安啦,咱这种算命的,肯定要给出破解之方的。

 

破解的方法,其实《三法则》书里也有方向——就是“专家型细分平台”。举个离您最近的案例:派代。如果某天老邢脑子突然进水,宣称要成为一个“通用型论坛”,向天涯、凯迪、猫扑挑战……后果可想而知吧?但现在呢?仅仅专注“电商交流平台”,居然就在这个细分市场里,做成专家了!而且是“数一数二”的专家,不求数量最大化,但求质量最干化,前景反而很乐观。

 

派代里有个帖子,专门谈目前国内卖鞋子的B2C有多少家网站,呵呵,如我上面说的,死掉99%那是必须D,为什么就不想想如何成为专家呢?我瞎说一句,如果您专注“商务男皮鞋”,用户面越窄,压强原理越凸显,把用户体验做得OK,将“商务男人”脚上那双鞋背后的“行业本质”研究透,就有可能超越价格拼杀而活下来嘛!而且,很可能活得滋润,营业额虽然和恐龙们没法比,但利润,嘿嘿,说不好谁羡慕谁呢……

 

有意思的是,平台商不断细分的后果,居然渐渐向“品牌商”靠拢了。

 

(未完待续,先去吃饭。慢慢写,写到哪算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