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上的中国》看美食电商
[来源:] 2012-11-01 15:43:27 编辑:lamy钢笔 点击: 次
近段时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虽然只有短短七集,其传播热度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百度百科舌尖上的中国被浏览120多万次。年初热了林书豪,5月热了舌尖上的中国。每一次热点的背后,嗅觉敏锐的米农总能做出点文章,当初林书豪的域名被抢注,出价竟然被炒到26万元以上,那么舌尖上的中国是否早被抢注呢,笔者打开万网查询发现,www.abiteofchina.com www.a-bite-of-china.com 均已经被注册,注册时间为今年5月12号和5月18号,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不久的几天时间里,我们不去讨论这些相关的域名会被炒到多少的价值,而是从电商的角度上分析一下电商美食
民以食为天,任何时代,消费者都离不开吃,特别是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人来说,享受美食更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体验,中国物产丰富,地理环境多样化,天南地北各具特色,各有不同的美食,各种不同的吃法,《舌尖上的中国》反映的只是中国美食的冰山一角,消费者对吃的需求不会减少,只会日益增加,并且更加追求原汁原味。从目前食品类的发展状况看,大多数还是维持在线下生存,线上经营食品类的主要还是一些个人或者小企业进驻第三方平台的形式,对于电商来说,这是一块远远没有被开发的市场。
假如,有一天,有人打算开发舌尖上的中国,他首先选择一个好的域名。接下来考虑他的经营模式B2B 或者B2C,或者O2O,那么这些模式给我们留下多少的想象空间?
从B2B角度看,它可以专注在食材,食材的本身就是一种味道,每道美食的背后都是由一系列的食材组成,而最为消费者青睐的莫过于那些地方特色食材了,做B2B,吸纳各个地方特色食材,想象一下东西南北的特色食材都被聚集在这个平台上,会产生多少的美食组合,对消费者而言,可以批发食材,对不同企业而言,更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舌尖上的中国,不但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可以打造下一个阿里,当然,这个只是做美食垂直类的。
另外,也可以专注整合不同地方美食。目前做地方食品的大多都局限在地方特产这一块,这些个特产更多的是小吃类,并没有更多反映在餐桌饭菜或者主食上,构不成规模。在这块上面,运输问题跟保鲜问题是最大的限制,比如,你总不能把做好的柳州螺丝粉送到广州吧,但是,有一类美食可以忽略这个限制,那就是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如腊肉,咸鱼,金华火腿。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保持地方特色,才能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吸引力,缺少原汁原味,到处泛滥的东西,是不会有舌尖上的感动的。
对B2C而言,同样可以参照B2B的内容,只是其规模可以做得更小一些,可以更加专注细分一些,只做某个地方的或者某几个相邻区域的。当然,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个需要发挥大家的智慧去思考。
那么O2O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跨区做O2O模式。物去乡则益贵。好比桂林米粉,在桂林看来是非常普通的,价格非常便宜的,并且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到了杭州,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新鲜的异域文化了,价格就昂贵多了,地面很多有祖传秘方的生意人乐于此道,跨省经营,把不同地区的美食特色遍布全国各地,收获颇丰。我想,线上的同样可以做一下尝试
笔者认为,如果美食电商做成规模了,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分享美食的社区。就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美丽说一样,那么类似美食说,说美食 这样的域名就会受到追捧,应该有人早先知先觉,把相关域名也都注册了
以上为个人的一些认识,欢迎各位派友讨论,发表一下各位对电商美食的想法。
-
创业者你能回答这六个
美国知名的创业者、Mahalo 与
- 谁TM劝人创业,我TM灭了谁!!
- 我的派代第一帖,来喷喷水,找
- 台湾电商之父babyhome老板
- 奋斗的倔强
- 淘宝家饰店死亡率位居第二
- 醒醒吧,拿着低薪、揣着小股
- 开店后不付出努力,等于养蜗
-
下一个电商奇迹?(天
正文前的废话: 第一次寻求创业合作: 2010年,淘宝主打...
- 关于淘宝开两个店铺卖同样产品的
- 有没有在义乌做淘宝的?寻求组建团
- 中招了,我的淘宝店铺昨天被恶意拍
- 有成都的朋友一起创业淘宝吗
- 招聘淘宝客服,急需
- 下一个电商奇迹?(天猫商城超级大店
- 急急急……开一个淘宝鞋店,成本要
- 酒店联盟急聘兼职网上信息回复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