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谁更有生命力:微博,还是微群?

[来源:] 2012-10-08 15:20:05 编辑: 点击:

美国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0点半,Facebook公司在位于加州帕洛阿托(Palo Alto)的总部,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发布会。  这次发布会除了两款新品外,重头戏是被称为“战略级工具”的“群组(Group)&

 美国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0点半,Facebook公司在位于加州帕洛阿托(Palo Alto)的总部,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发布会。

  这次发布会除了两款新品外,重头戏是被称为“战略级工具”的“群组(Group)”功能。

  用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话说,“群组功能将推动用户使用Facebook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绝不是夸张。”

  这个在国内被称作“围裙(微群)”的新功能,真的是可以让微博黯然失色的“战略级工具”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顿巴数是微博好友的“魔咒”?

  从统计数据看,Facebook已经面临Twitter的极大挑战。比如每秒在Twitter上产生的微博是1000条,而在Facebook上这个数字是700条。

  此番Facebook试图拿“微群”作为战略武器,狙击势头强劲的Twitter,似乎很有一番道理。比如,Twitter的好友列表最多只能容纳500名用户,列表数量不超过20个,要想再建立一个新的列表,必须开通新的Twitter账户。

  相比之下,Facebook全新的群组功能则没有以上“缺陷”。

  最为关键的是,Facebook群组当中的所有用户都可以相互聊天,这也是Twitter好友列表功能所不具备的。

  听上去Facebook的群组功能真的不赖。特别是当它支持同一群组的好友之间,彼此发送信息的时候,好像真的可以实现群组细分了。

  群组细分,是支持引入微群的一大理由,甚至是微博发展前景受到挑战的“魔咒”。这一“魔咒”缘自人们对顿巴数(Dunbar’s Number)的理解。

  顿巴数,是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顿巴(Robin Dunbar)1992年的一项研究成果。按照顿巴数,一个社会群组合适的规模大致是150。也就是说,有效地记忆、管理、组织的群体幅度,应在这个数字左右。超过这个数字,一个群组就无法有效地沟通或者协作。

  微群的支持派

  很多“微博控”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同时也拥有动辄数百、乃至上千的“好友”。对他们而言,打理成百上千的“好友”依然是很麻烦的事情。这甚至让一些人感到困惑和纠结:他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生怕错过那些好玩的、重要的消息;他们频繁刷屏,期待新的粉丝,查看“回复”和“评论”——这些“快乐中夹杂焦虑的折磨”就好像手机上经常出现的“未接来电”、“未看短信”、“未读邮件”一样。

  他们的时间因此被切割成碎片,生活变得貌似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他们渴望有某种“条理性的工具”,让他们能在掌控第一时间的资讯、享受“好友”的问候和关切、 消费大量趣图笑话的同时,保持对自己生活节奏的掌控力和日常工作的计划性。

  他们需要某种工具,协助他们与上瘾的微博“保持一定距离”。

  顿巴数,似乎在暗示他们,应该给自己的好友“划分群组”了,应该把不同志趣、不同风格、不同亲密程度的“好友”划分成若干圈子,必要的时候为这些缩小了的“微群”定时打理,或者排列出这些微群的轻重缓急。

  Facebook新发布的“群组战略”,或者其它对微群报以“战略级关注”的社交网站运营商,开始用类似顿巴数这样的理论,支撑他们的变革理由。微群的支持派也认为,即便在借助手机一类的通信工具时,人们也很难打理超过200个电话号码,更何况这是每秒钟会产生成百上千条信息的社交网络。

  微群的反对派

  然而,对顿巴数满不在乎的人认为,顿巴数只是“口耳相传”时代人们交往的“魔咒”,它不适合社交网络时代。

  其实,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群。微群的反对派认为,恰恰是“陌生人的偶遇”和“意外感”,让微博魅力十足。当人们试图把微博里的好友和粉丝,按照不同的标签分门别类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分类无法进行”。

  给一群人贴上“画家”、“新媒体”、“科幻大片”之类的标签,相当于用僵化、静态的眼光看待这些活生生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这样可能让那些在微博上不时跳出的“信息”多少显得有一些共同之处,但这种人为的分割,其实大大降低了不同群组之间信息交叉的可能。

  4年前,Facebook正是为了突破那种循规蹈矩的会话方式,把每个注册用户“状态的变更”,直接“广播”到了整个社群,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变化。这种“推一把用户”的做法,在触犯众怒几个星期后,转而成为大家喜爱有加的创新之举。

  这种被社会学家称作“环境知觉”(ambient awareness)的新型认知模式,让处于社交网络中的“人”,迅速扩大了他的交往范围,并且“互为景观”,以至于“日常交往”的常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串行模式”,即“交往”必须与生活和工作交替进行;而是变更为“并行模式”,“可以用眼角余光观察他的种种小动作,比如肢体语言、叹气、无意中的嘀咕等等,并借此了解这个人的情绪。”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克莱夫•汤普森)。

  不是分组,而是“涌现”

  把微博切分成微群,表面上看是为“微博控”们提供了貌似易用的、更加可操控的、有秩序的社群管理上的方便;但是,所谓“秩序”,在社交网络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人为的“好友”切分,是否真的会导向“秩序”?这恐怕有很大的疑问。

  首先,这种设置微群的主导思想,出发点似乎是“确定的”、“明晰的”主题,更加有利于交流。但是,微博上每一条信息,其本身恐怕都显得微不足道,十分平庸。单纯从一条甚至数百条微博中,可能看不出任何“名堂”,甚至也并不能“揭示”发出微博者的“立场”、“情感”、“观点”等等。

  微博的价值在于大量转发、评论、回复中,各种信息穿插、编制而成的一幅日渐清晰的“画卷”。这幅画卷不能简单归之于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更无法归之于“属于某个微群中”的人。

  这种看似无序的“涌现”,让所有关注这幅画卷的人,深深地“卷入”其中,扮演着万条经纬上的小小节点、万里波涛中的小小浪花的角色。

  从今年6月份的世界杯到唐骏“学历门”事件,从记者仇子明到《大迁徙》作者谢朝平,从李萌萌高考招生事件到诸多社会热点、焦点人物,数以万计的关注、评论,几十万次的点击、转发,汇聚成公共空间里的一次次“声浪”:没有边界但呈现出秩序和良知,没有组织但涌现出自律和真实的声音,没有编排但拼贴出逼近真相还原现场的轮廓——这一切,都无法通过事先划定交往范围、锁定交往对象、确定交往的“调式和旋律”来得到。

  微群,或许是某种便利的工具,但对于微博而言,它既不是“战略级的工具”,也不是颠覆性的创新。分组,或许能让庞大的微博社群看上去“井井有条”,但这也只是一时的方便而已。

  值得警惕的,倒是在“分组”背后潜藏的、无法遏制的“整肃”冲动,还有千百年来对“可操控世界图景”的迷恋,以及对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却不知道会“捅”出什么玩意儿的微博的莫名恐惧。

  其实,不必担心,秩序会有的。只是不必有意为之。每当人们流露出对秩序的极端偏好并勉力为之的时候,“践踏秩序”的种种可能其实也一并暗含其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