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ShopEx:电商送水人快跑

[来源:《中国企业家》] 2011-08-17 08:40:48 编辑: 吴琼 点击:

刘强东一席话吓死人。“保守点讲,在中国,没有10年时间,10个亿资金投入,谁也别想做成一个像样的电子商务公司。”2011年3月27日,深圳市电子商务大讲堂,台下大大小小电商被泼了冷水。7年时间,京东成为年销售额突破百亿

刘强东一席话吓死人。“保守点讲,在中国,没有10年时间,10个亿资金投入,谁也别想做成一个像样的电子商务公司。”2011年3月27日,深圳市电子商务大讲堂,台下大大小小电商被泼了冷水。

7年时间,京东成为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渠道之王”,但并非人人想做京东。自建系统、仓储、物流的“彪悍”,并非在任意一家电商的成长轨迹中都解释得通。于是,有了很多电商背后那个“送水人”的故事。

传统企业将线上渠道交付“送水人”,无外乎缺乏电商经验人才,或当前阶段尚未将线上纳入渠道核心,又不愿错失大淘宝生态圈的无限商机。

“无论传统企业对电商抱有何种诉求,你要步入互联网的规则,必须先过技术这关。但凡自建,不养上三五百号人,是不现实的。”ShopEx CEO李钟伟表示。

ShopEx就是一位“送水人”,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商。ShopEx做的事情,简言之,就是为B2C搭建独立网店的前台+后台系统,另一方面,将独立B2C的生意导入淘宝、易趣、拍拍等任何可以促成订单的渠道。无论是传统品牌“触网”,还是淘品牌“自立门户”,将ShopEx软件与其独立域名捆绑,一个渗透电商逻辑的系统便架了起来。

“假如你有5000万美元,如何花在刀刃上?”这是ShopEx试图传递给电商的思路。“一种思维惯性,只有流程架构完整了才是电子商务。如若让每一家电商像京东、当当那样养着几百号开发人员,根本是滑天下之大稽,终究要归结为一种产品,由一家企业批量供应。”李钟伟透露,在国内交易额前1000名的电商中,ShopEx的客户超过了80%。这家2002年创立的公司,已服务了50多万企业级客户,有大客户如百丽淘秀网、TCL、李宁、匹克、联想网上商城、交通银行,也不乏五皇冠以上的淘品牌芳草集、相宜本草、森马。

其实,ShopEx是打着电商的旗号,干着软件服务提供商的生意。在中国,要想把软件变成服务还能卖出利润,这个挑战可不小。ShopEx是一匹“黑马”,2008年营收尚不足900万,2009年猛增至3000多万,2010年达8000多万,平均增速接近300%。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ShopEx相继获得联想投资、阿里巴巴的投资。

生存空间

传统品牌“触网”掘金,ShopEx的工作是将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与品牌商自有系统的磨合匹配。

“品牌商只会‘站在火星看地球’。”李钟伟说。

线上系统对于品牌商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日均100单以上就是标配。”三十到五十商城CEO龚文祥坦言,电商交易一旦到达一定数量级,就是对系统平台的考验了。一个典型的例子,2010年淘宝商城光棍节,当天成交9.36亿,150家品牌交易300多万笔,成绩相当漂亮,可第二天,到处挂起了道歉函:库存超卖,发货延迟,很多企业半个月都没把当天的订单发完,有一些干脆暂停营业了。

百丽,线上系统由ShopEx搭建,光棍节当日斩获2.6万订单,处理这些订单只用了3天。

这生意要是交由传统品牌商的自有系统,只会束手无策。线下长袖善舞的品牌商到了线上渠道,为何集体失声?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的宝洁,为何卖不过一个做女性日化品流通渠道的柠檬绿茶?全球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的飞利浦,为何拼不过一个做小家电研产销的小熊电器?

在分析师眼中,“电商更注重数字化运营”。在李钟伟看来,则细化为“同一个数据背后业务逻辑的差异”。数据挖掘,原本是传统企业软件厂商的拿手好戏,不过它们不懂电子商务,为ShopEx让出了空间。

“IBM、SAP理解的数据挖掘,是基于现有销量的预测,它判断说北京今年这批鞋子能卖十万双;电商是揣摩买家购物的行为路径,为何在某个单品页面上停留了18分钟?18分钟他做什么了?重复来多少次他才会下单?然后它预判说,这个买家重复来3次,就要给他发促销邮件了。”

再比如,出仓发货。一个订单分布在三个不同区域的仓库,这时候有两种发法。一是三个仓库同时发,还有一个就是调拨,三批货汇集到离你最近的仓库,再统一发。“到底哪个成本更低?传统企业管理软件根本不会考虑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国内早一批做代运营的公司,五洲在线、兴长信达、易积家电,大都选择自建系统。传统企业也会介入系统的自行研发,电商对于传统企业,正逐步由渠道之一转化为标配,ShopEx的生存空间在哪里?

在这个问题上,李钟伟似乎看得更长远:品牌商,迟早要甩开代运营商单飞。这一点,即使是美国最大的代运营公司GSI也不能摆脱宿命。“品牌商不可能向代运营商敞开核心数据,代运营商无法接近供应链本身,即使他觉得你开发的系统很完美,但是不可能拿来用,否则在他想甩开单干的时候,会发现除了域名可以拿走以外,什么也拿不走。”

ShopEx系统的独到之处,品牌商是将其嵌入了自身系统内部,还可在上面进行二次开发。传统品牌往往是先采购ShopEx的系统,然后寻找代运营企业在上面操作。

“出淘”的摩西?

李钟伟并非ShopEx创始人。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控,对于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对于系统、数据的要求,均以“干净”二字带过。技术控的另一面,是对“商品本身没感觉”,给电商“送水”,几年下来数据攒了一大把,绝口不提涉足电商。

“第一条我就做不到。乔布斯是个天才,知道消费者将要喜欢哪种商品。我可不行,同一款矿泉水能连续喝上两年……”李钟伟自嘲。

他只对用户行为“有感觉”。2006年,李钟伟将自己创立的PChome卖给CNET,主管CNET在中国的投资业务。在一次对整个网络市场扫描的过程中,他捕捉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家企业,当它第一单业务来自淘宝的时候,并不希望自己的第100单、1000单也来自淘宝,总是希望将这些生意转到自己独立域名的平台中。

这无疑是一块潜在的市场,李钟伟当即以投资人的身份跳到ShopEx。彼时,淘宝如日中天,京东、卓越尚在酝酿,ShopEx还是个年收入几十万的小团队,客户量只有30多家。

尽管如此,ShopEx还是被电商江湖一度冠以“出淘”带头大哥的头衔―淘宝开放平台之前,ShopEx的确是协助淘宝中的大卖家建立了独立的B2C商城。

李钟伟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出淘’的确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名词,但是个伪命题,没有人会放弃存量市场,也没有人会拒绝增量市场。”

2009年6月,淘宝开放平台,早先于此,ShopEx嗅出格局将变,开始酝酿“全网”营销策略。简单而言,就是将独立B2C的生意导入淘宝、易趣、拍拍、当当、卓越、京东等流量平台,其中一个重要渠道,便是淘宝分销。目前已沉淀几十万淘宝客户的数据。作为淘宝“淘拍档”的一员,ShopEx将不同功能的软件打包供卖家下载,比如快递单的批量打印、老顾客的邮件推送。

“全网”多渠道营销,是令众多电商头疼的一件事。原因简单,多条渠道在数据协同上往往出现时滞,很容易陷入“超卖”、“超订”的尴尬―订单到了,库存却光了。ShopEx将多条渠道统一到一个后台系统,无论买家由哪个渠道下单,均由总库受理,打破了“货烂在渠道里”的惯例。

传统品牌的“触网”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这意味着ShopEx在未来几年内,还无需忧虑行业天花板的事。所以李钟伟有胆说他想做电商时代的“微软”。不过,品牌商自建系统已经端倪初现。ShopEx没有货源的控制力,谈判的话语权也会弱很多。还有来自代运营商更残酷的质疑:如果不做独立电商,ShopEx的结局不过是被哪个互联网豪客重金买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