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的亚马逊?
[来源:] 2012-10-08 16:58:31 编辑: 点击: 次
这是一个经常会被人提及的问题:在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中,到底谁更像亚马逊?要找到它的答案,或许先要弄清楚:亚马逊长什么样? 许多人认为亚马逊是一家网上零售公司,Sorry~这个答案是错的。在最初创建时,贝索斯就将亚马逊定位为一家IT公司,这家IT公司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做全球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技术!技术!技术!”。贝索斯显然对传统零售业的精髓有深入理解,从一开始就为亚马逊找到推动发展的“三个飞轮”——丰富的选择、便利和低价,三个飞轮围绕的核心是用户体验,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为了更好的体验,亚马逊不断增加商品丰富度、帮助顾客更好做出购买决策、提供更快的交付等服务,并通过规模化保证低价。 理解了“飞轮原理”,再看亚马逊走过路途。亚马逊从网上卖书开始,逐渐建立起品牌与信誉度,接着不断丰富商品种类,增加的方式包括自建、收购以及合作。在扩充品类与规模过程中,凭借不断技术创新与巨额投入,亚马逊建立起高效供应链系统(包括物流体系)、储备庞大IT基础资源及出色的数据化运营能力,这三者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之后的发展显得顺理成章。亚马逊为继续丰富网站品类,推出第三方开放平台,允许其他商家在亚马逊出售商品;由于物流及IT资源富余,亚马逊决定开放给其他公司,摊薄成本同时又能赚取收入,云计算AWS等服务因此而诞生;有“云”就会有“端”,在数字化商品市场(电子书、网络音乐、流媒体订阅)积累丰富资源后,亚马逊推出kindle、应用商店、平板,用来进一步锁定吸引用户;除去以上业务,亚马逊还推出支付工具、网络广告系统、数字化出版平台、媒体中心等,总之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亚马逊生态系统不断拓展。 要更好理解亚马逊是一家什么公司,不妨登录Amazon.com,你会发现它与其他单纯做电子商务公司的巨大差异。亚马逊现有导购栏上已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视频、MP3和云终端、云存储、Kindle、安卓应用商店、数字化游戏和软件、声音读物;第二个板块才是传统的图书、电子、服装、玩具等产品分类。亚马逊早已脱离网络零售商身份,其业务触角进入云计算、移动终端、流媒体、应用商店等各个角落,拥有电商、云计算服务商、硬件制造商、物流服务商等多重面孔,其帝国的拓展还没看到边界。 解决了亚马逊是什么的问题,再来看“谁是中国亚马逊”的问题。谁是中国的亚马逊?以下探讨四个最有可能的候选对象: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 1.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专注跨国B2B业务;2003年推出C2C淘宝网,支付工具支付宝;2005年并购雅虎中国,进入搜索领域;2008年推出B2C业务淘宝商城;2009年成立阿里云计算公司;2011年淘宝网被拆分为淘宝C2C、淘宝商城、一淘网三个独立公司。在过去的11年中,阿里巴巴集团一直立足于电子商务领域,并打造出一条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覆盖到B2B、B2C、C2C、支付、云计算、团购,甚至金融等多个领域,阿里集团的目标是“为所有从事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水、提供电、提供煤等基础设施服务,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 由此看,阿里集团与亚马逊可谓“志不同道不合”,阿里专注电商领域并努力成为电商基础服务商和大赢家,例如收购口碑网、推出垂直搜索一淘、发展阿里金融并推出庞大仓储计划,亚马逊则是一家IT公司,以用户为中心,它的目标并没限定在电子商务,因此与用户有关的它都不会放弃。 硬性进行比较的话。阿里集团与亚马逊相似之处在于:都推出B2C开放平台,推出第三方ISV(独立开发商)平台、提供云计算、支付、团购等服务。不同地方在于: 1)亚马逊自己卖东西,拥有网络零售商的一面,但阿里巴巴基本做流量和服务平台,自己不卖东西;2)亚马逊拥有强悍的物流系统及IT云计算能力,而阿里巴巴物流系统还在计划中,阿里云计算服务非常有限;3)亚马逊在电子阅读器(kindle)、音乐商店、流媒体等服务上均有斩获,而阿里巴巴目前仍专注电子商务。 2.京东商城 京东商城进入电商领域后定位为B2C,前期做3C与家电;从2008年开始,逐渐增加日用百货商品,2010年涉及图书业务。与阿里巴巴不同,京东从一开始就积极建设物流,截至2010年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5个城市完成一级物流中心的布局。2011年完成15亿美元融资后,京东宣布未将投资50亿-60亿元继续建设物流,完成“三级仓储物流体系”——7个城市建一级物流基地,25个城市建二级运营中心,更多城市建三级物流点。 2010年底,京东商城开始推出第三方开放平台(即B2C联营模式),开放平台以“品牌直销”频道为入口,截至2011年7月份,在京东商城的品牌开放平台系统上,加盟品牌数已超过3500个,月销售额超过1.5亿。2011年8月,京东CEO刘强东表示:“随着对物流的投资,对物流的开放是必然的。明年1月份准备把物流业务进行拆分,完全的独立化运作”,意味京东将开放物流。 假如将两家公司发展路径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京东虽然起家时与亚马逊所卖东西不同(一个卖书,一个卖3C),但后来却走上一条与亚马逊早期发展非常相似的道路——不断扩充自有品类、不断投入建设物流,开放第三方平台,开放物流与数据接口。因此如果非要选一家中国亚马逊,那么京东商城被选中几率会很高。不过也要看到,京东商城与亚马逊实力相比差距甚远,而且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是否能沿着亚马逊道路走下去仍存疑。通过对比来看: 1)京东IT系统仍需建设。据报道,京东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2008年京东自主研发的,设计的承载峰值为每天处理10万单,目前京东日接单纪录已到达26万单,IT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外更不用说云计算,京东现在还没有能力提供云计算服务; 2)京东物流体系并不强大。尽管完成全国性初步布局,仓储物流的仍相对滞后,并严重制约业务的平稳发展与消费者体验的提升,京东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去建设充足的物流体系,这也关系到它能否建成有竞争力的B2B2C平台; 3)京东业务布局不确定性。京东是否会像亚马逊那样不断拓展,推出电子阅读器、数字商店、流媒体等服务存疑。据媒体报道,京东有计划发展自主品牌产品,但并非硬件产品,而是大米等农作物(京东大米); 3.当当网 当当网是国内最早打出要做“中国亚马逊”的电商网站之一,甚至在2010年IPO上市时也以此来做类比,向美国投资者介绍当当,但两者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 当当成立于1997年,将公司目标定位为“全球最大中文网上书城”,此后便一头扎进网上售书领域,与卓越亚马逊争夺网上售书份额。2005年开始扩张产品线,2006年完成融资后扩张提速,但直到2008年当当才真正转向百货。2009年当当启动平台B2C计划,吸引第三方商家卖货。2010年当当上市,上市后开始大举扩张品类冲销量,上线服装商城。 当当或许是学亚马逊但未得道的典型案例。图书对于亚马逊来说只是初级产品,在推出图书后亚马逊马上开始扩张与整合,但当当把卖书当成主要目标,截至2011Q2当当出版物(图书及音像制品)仍占据75.8%的营收;为提升用户体验,亚马逊投入巨资建设物流及IT系统,当当目前只在六个城市租借库房,并未建立起强大的物流系统;亚马逊基于图书等出版物,推出移动终端Kindle,力求最快将数字内容消费品交付到用户手中,同时围绕Kindle建设起独立生态系统——内容平台、出版平台、广告平台、产品平台,而当当直到目前在出版物数字业务上仍无作为。 总体而言,经历过多年积累当当在网上售书领域占有优势,但面临激烈的竞争;为扩大营收当当走上品类扩张之路,但却在物流服务等系统上并不占据优势,至于亚马逊所拥有的云计算、应用平台、移动终端等业务,当当完全未涉及。 4.卓越亚马逊 按理说卓越亚马逊最应该被成为中国亚马逊的公司,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网,2007年卓越网更名为卓越亚马逊。但在收购后7年里,卓越亚马逊发展却进入的是“慢车道”,市场份额方面远远落后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竞争对手。 卓越亚马逊的慢归因于跨国公司决策链条过长(在亚马逊全球的战略里面,北美位列第一,其次是欧洲,再次才是亚洲,而亚洲里,第一是日本,其次才是印度和中国),本土策略不够灵活,也归因于品类扩张的速度过慢。据媒体报道,尽管2004年卓越网已并购,但直到2009年卓越亚马逊IT系统才完成重要转换——用亚马逊高效系统替换原卓越IT系统。2010年卓越亚马逊投入大笔资金建设物流系统,并于2011年7月宣布正式推出“我要开店”和“卓越亚马逊物流”服务,但要知道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类似服务最早在2002年。 总体来看,卓越亚马逊虽然为亚马逊的子公司,但其发展步伐慢了显然不止一拍。与竞争对手相比,卓越亚马逊IT系统与物流存在优势,但除此之外其他优势并不明显。除此之外,包括亚马逊已有的多项成熟业务——例如kindle、音乐商店、云计算等服务,什么时候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卓越亚马逊渠道提供,仍属于未知数。 (i美股 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