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沈思:木瓜移动将成为手机上的Facebook

[来源:DoNews] 2011-08-29 08:40:27 编辑: 赵刚 点击:

“我经常在飞机上一觉醒来,搞不清自己是正在从北京飞往旧金山,还是从旧金山飞回北京。”穿着白色棉布衬衫,捧着一台MacBook Air,留着一个娃娃发型的女孩儿坐在我面前,一时还真难以把她和她自己描述的那个恨不得一

“我经常在飞机上一觉醒来,搞不清自己是正在从北京飞往旧金山,还是从旧金山飞回北京。”

穿着白色棉布衬衫,捧着一台MacBook Air,留着一个娃娃发型的女孩儿坐在我面前,一时还真难以把她和她自己描述的那个恨不得一个月要在中美两国之间来回飞十次的空中飞人形象结合到一起。

(木瓜移动创始人  沈思)

“你有想过这样的情景吗?正当你一切顺利的时候,在某一个瞬间,毫无征兆的突然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没有了。你写了一晚上的Email,然后打了一白天的国际电话,然后从北京飞到美国,跑到一个人的楼下等了他7个小时,只为见他一面…… ”当讲到这一段往事的时候,沈思一下子变得非常兴奋,看得出来她对那个时候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记忆犹新。和很多人一样,我一时间也以为这会是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然而,事实上这是沈思在她的生活历程中遇到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重大麻烦,带给她这个麻烦的,正是她一直崇拜着的美国苹果公司教父:史蒂夫・乔布斯。

因梦想而生的木瓜移动

沈思是一个美女,但同时更是个才女。简单的说,即使仅仅只看履历表,你也能知道沈思她异乎常人的能力:16岁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并成功获得了计算机和管理学双硕士学位。在2004年,沈思加入了刚刚上市的Google公司,担任产品经理。2007年回国创建谷歌中国的移动部门。2008年在北极光创始人邓峰的天使投资下创建了木瓜移动。

按照沈思自己的话说,驱动她一直还“做得不错”的动力是一段从高中时代就开始的c创业梦想:为了能在将来创业,她需要上一所好大学;为了能上一所好大学,她需要做高考状元;为了能在中国激烈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她需要在中学时代开始,在同龄人还都在争论哪一款电子游戏更好玩的时候,她就开始以200%的努力去学习。

当沈思加盟Google的时候,以沈思的优良履历、出色的成绩和她在多达16轮面试中的完美表现,沈思刚一加盟Google就得以接手Google日本的核心搜索产品,被Google公司委以重任。沈思用了一整年的时间,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建立了Google日本团队对她的信任的同时,她认真的观察到了日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电信行业和领先的3G技术。当她看到以DNA和GREE为代表的,在手机终端上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迅速崛起时,沈思找到了她梦想已久的创业方向。沈思在Google申请从搜索产品的产品经理转行做移动产品,2007年,又努力申请回中国,组建了谷歌中国的整个移动部门。

到了2007年年底,沈思觉得自己出来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最重要的是,当时沈思找到了她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她的学弟――清华大学校友钱文杰。钱文杰是沈思的本科同学,从小学便接触计算机编程,曾获得第九届国际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一等奖(金牌)和第十届国际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一等奖(金牌)。1999年9月,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读书,并获最高奖学金。从清华毕业后自己创办过成功的手机网游公司。可以说,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从经验上来讲,钱文杰和沈思都是天造地设的搭档。

而到了2008年,沈思的创业终于水到渠成之际,她依然在追寻着梦想。之所以给公司起名叫木瓜移动,那是因为她对于苹果公司的梦想:“因为我特别崇拜苹果公司啊,所以我就决心一定要用一个水果做公司名字。我翻字典一个一个看,正好Papaya Mobile(木瓜移动)这个名字没人用,还挺好听的,我就注册了。”2008年3月,沈思拿出自己的一些积蓄,注册下刚刚从字典上翻出来的“木瓜移动”,公司开张了。

“Google的人都不会做市场”

以沈思和钱文杰的能力,把一个东西做出来实在太容易。2008年3月公司成以后,两人很快招募到几个同样来自清华的校友做员工。当时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刚刚发布没多久,还没有APP Store,沈思和钱文杰就先做KJAVA版的产品。对于这些高材生来说,做产品几乎没遇到什么麻烦,和所有创业公司一样,他们十来个人天天在一起工作和讨论,每天加加班,很快产品就做出来了。

然而,从上学到工作,一路顺分顺水的沈思发现她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大麻烦。对于木瓜移动这样毫无名气的企业,又没有巨额资金的炒作,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用户眼前突然成了木瓜移动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在这方面,沈思和钱文杰都没有经验。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09年9月,整整一年半时间,木瓜移动的用户数从0,增长到几万人。这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趋近于0的数字。

“规划也做好了,产品也上线了,但是用户就是不来。焦虑啊,压力啊,做不起来啊!我甚至有怀疑过这事儿到底对不对。我和朋友商量,和朋友讨论,说哪儿有突破口,甚至还有朋友推荐我去烧香。”那个时候沈思第一次开始了失眠。

沈思一直很感谢Google,沈思认为她能够有今天的成功,和她在Google的几年里学到的理念非常重要,但是有一点:“Google出来的人创业往往都有一个问题,他们都被Google宠坏了,因为Google有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一个产品只要不太差,上线就会有很多很多用户,几百万上千万。但是所有Google出来的人都不会做Marketing,他们不知道在市场上,一个好产品可能是没人用的。”

曾经沈思对这种看法也只是微微一笑,现在,木瓜移动创办一年半却还只有不到10万用户的现状,让沈思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2008年的夏天,当北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的时候,沈思又一次成为了中美航线上的空中飞人:“那个时候,一个创业公司如何在市场中获得用户,这事儿我还没完全弄明白。我的办法就是,什么样的方法都试一下,慢慢摸索,找到合适的方法。到后来就变成是策略了。”

选择对的事情 一切就都容易了

最初,木瓜移动主要开发手机平台上的棋牌类游戏,但却未受消费者肯定。而与此同时,2008年的时候,农场类游戏却在神州大地上风靡起来。沈思发现她所有的同事、同学都在开心网、人人网或是QQ农场上互相偷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沈思在当时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2009年8月,沈思告诉钱文杰和其他所有木瓜移动的同事们:“停下其他全部工作,全力打造一款iPhone平台的农场类游戏。”

决定了做什么,木瓜移动的团队执行起来一点都不马虎,全力的投入让“Papaya Farm”(木瓜农场)的iPhone版不到一个月就开发出来了。9月份,“Papaya Farm”正式登录APP Store。到了10月,木瓜移动的用户数从之前一年多才积攒到的几万人,一下子跳到100多万。

沉寂了一年多后的突然爆发,让木瓜移动当时的10几个员工兴奋不已,不过这个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伴随着用户爆发而来的是他们的服务器开始因为剧增的压力而经常死机。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木瓜移动就在不停的“down server”的状态下度过。然而当时iPhone平台上只有“Papaya Farm”一款同类游戏,用户虽然对于服务的不稳定多有埋怨,但是还是一边骂,一边上来玩。沈思第一次感觉到,只要你选择做对了事情,即使你不花太大力气,用户也会高速增长。

(木瓜移动瞄准了国际化的社交平台服务)

随后的事实证明,沈思的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木瓜移动所开发的“Papaya Farm”这款游戏大受好评,在其用户数达到1200万的时候,木瓜移动又发布了另一款名为“Papaya Fish”的游戏。这款“Papaya Fish”在发布第一天就登上了App Store全球游戏排名第八的位置,表现令人惊艳。

“老实说,Papaya Farm这款游戏令木瓜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用户基础。所以,当我们发布另一款游戏时,许多用户都会愿意一试”沈思说道。

木瓜移动:一波三折的成长

不过,麻烦这就来了。2009年11月24日还是25日那天,沈思下班后去跳舞。回家才发现手机上20多个未接电话,一看是钱文杰。打回去问他怎么了?钱文杰说:“我们的产品在APP Store上全部消失了。”瞬间,木瓜农场的新增用户为0,收入也是0 ,而对于这一切,苹果公司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沈思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去搞清楚状况:给苹果公司打电话,整夜整夜的打国际长途,找老同学,老同事,找每一个可能的朋友,就为了联系到负责APP Store的苹果公司的人。沈思还发了好多Email给苹果,甚至直接发给乔布斯。“很多人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只能自认倒霉,或者自己去揣测苹果封停他的产品的原因再加以回避。但是我想,我应该直接找他们去确认这个问题。”沈思在这种特别的时候,表现出了她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

沈思不停的给她能拿到的任何一个@apple.com的邮箱写电子邮件,寻求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那一段时间,Papaya在苹果公司里面就特别有名,很多苹果的员工就老看到木瓜移动这个公司在他们的Email里面抱怨。后来沈思的“秋菊打官司”的精神终于让苹果公司管事的人出面了,他给回了一封邮件给沈思说:“这事儿你们别问了。”

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邮件,邮件里自然的带上了苹果公司这位负责拿人的姓名。沈思拿到这个名字,通过她在美国的同学,找到了他所在的那个楼。沈思毫不犹豫的飞往美国,在一个早上,径直杀到他的楼下,然后在楼下给他发了一封Email:

“我是木瓜移动的沈思,就在你的楼下,我希望见你,就10分钟就好。”

等待了7个小时之后,沈思终于等到了她要等的人,但是沈思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苹果公司表示,除非木瓜移动改变做平台的策略,否则苹果公司不会允许木瓜移动的产品继续在APP Store里发布的。

费了这么大周折,跑了几万里路,等了7个小时,得到一个令沈思失望的结果后,沈思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妥协:“苹果公司不希望有除了他们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做平台,他们希望我们只是单纯的写应用做游戏,能给苹果自己的APP Store平台带来用户就好。这需要我硬生生的改变我的策略。不做平台了,写那种单纯的游戏,这种事情不是我想做的。”

(在移动终端上的平台,是沈思抱定的目标)

对于一个从高中时期就抱定一个梦想,并一步步实现它的沈思来说,她的眼光根本不在眼前这从APP Store平台上获得的数十万美元的收入。沈思清楚的看到DNA,GREE和Facebook的巨大价值,她决定,一定哟啊继续做平台。既然iPhone上不可以再做,那就彻底放弃iPhone,转战Android。

沈思的梦想:让每一个手机用户都用木瓜移动的服务

沈思一直说她的运气不错,“做每一件事情都正好赶在点儿上。”2010年初正式Android平台刚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木瓜移动成了Android生态圈里面第一个平台服务。“是因为iPhone封停我们我们才被迫转型Android的。如果早两个月,Android还不成气候,我么也无法获得融资;如果再晚两个月,我们就无法成为Android系统上第一个平台,然后获得那么多Android的流量支持。”也许,沈思真的要去感谢苹果公司对木瓜移动恰到好处的封停时机,伴随着Android系统手机在2010年的强势增长,木瓜移动在Android平台上的用户也迅速从0,上涨到几百万人。

(木瓜移动办公室内的产品海报)

沈思深信做一个平台的价值是远远超过做一个游戏的,尽管在短时间内,一款好游戏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一个平台。沈思毫不犹豫的把木瓜移动开放了,把给自己带来最多收入的手机社交游戏,送给了所有的合作伙伴。“我要做手机上的Facebook。”沈思如此说到。  不知是否和曾经在Google工作过很长时间有关,沈思经常会有别人不大敢想的思路。当木瓜移动转战Android,不到一年时间用户达到300万人的时候,沈思决定放弃收益最大的游戏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把木瓜移动平台完全开放给合作伙伴,木瓜移动只专心做平台,而内容则交给全球众多的CP(内容提供商)。而木瓜移动的规模还没有超过100人的时候,就在北京、旧金山和伦敦三个地方设立了办公室,又开始了全球化业务的布局。“开放平台”、“全球化布局”,这既是两个非常Google的玩法,也是两个充满梦想的决策。

让沈思欣慰的是,她为梦想所做的决策,得到了现实的正面反馈。木瓜移动的全球化布局和开放平台以后,迅速得到了全球超过350家游戏开发企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的合作支持,在国内也已经有6家游戏开发商成为了木瓜移动的合作伙伴,还有5个开发团队成为了木瓜移动的孵化器项目成员。而截至2011年7月的时候,木瓜移动在全球市场上已经拥有超过2200万注册用户――比开放前整整增长了6倍。

当DoNews的记者问道沈思为什么会有如此开放的心态的时候,沈思说到:“就是Google对我的影响。Google对我的影响太深了,就是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让利,能让多少让多少,把越多的利益分给合作伙伴,自己就会成长的越迅速。因此我没多想什么,就是抱定一个念头:一定要开放!”

沈思也已经完成了从一个Google产品经理到一个企业老板的个人转型。沈思坦言她有50%以上的工作精力花在人力资源上:“开始需要我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产品,现在我是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手把手教别人。因为现在公司足够大了。”

沈思把她在Google学到的思想也带到了木瓜移动的企业管理当中,木瓜移动的招聘严格程度在北京中关村地区数一数二,所有职位甚至包括前台、销售,都有笔试题目,笔试题非常的难,20个应聘者里面只有一个能够通过笔试这一关。但是一旦你成功通过数轮笔试、面试,进入木瓜移动,每一个新人都会被交付在其他企业很难被托付的重要工作,并且,给他们失败的权利。而木瓜移动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也让很多员工获得经常出国学习和考察的机会。

采访沈思的时间是在一个周末,因为沈思一直在中美两地飞来飞去。这个采访结束后第二天,沈思又要去旧金山。“去签一个大的合作协议!这个很重要,一定要飞过去!”沈思非常兴奋,也许在沈思看来,这距离她的最终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这个从高中时代时就开始想着创业去做一家伟大的公司的女孩,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她的梦想:“让每一个手机用户,都使用木瓜移动的平台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