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董燕平:从创业到创造

[来源:] 2012-10-07 14:04:28 编辑: 点击:

第一次见董燕平是在上海首届网商峰会上。她和众多网商一起去参加了这个在网商圈里备受关注的大会。当时大会上既有淘宝上信誉额度最高的五皇冠第一、二名店主到场,更有阿里巴巴形象代言人杨小卉等众多大家耳熟

第一次见董燕平是在上海首届网商峰会上。她和众多网商一起去参加了这个在网商圈里备受关注的大会。当时大会上既有淘宝上信誉额度最高的五皇冠第一、二名店主到场,更有阿里巴巴形象代言人杨小卉等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出席。所以在和董燕平礼节性的交换过名片后,我也就没太关注她。只是在回来后整理名片时才赫然发现,董燕平原来早已是网上的名人。不仅之前阿里巴巴的记者曾对她进行过专访,而且某本专门讲述淘宝网商故事的书里也有她的创业故事。

采访之前,她就主动把那两篇她的专访发来给我看了。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之前采访的06年到现在,整整两年间她的种种经历和变化。

逐渐冷却的激情

电话里董燕平的声音有着南方女孩特有的柔和,不失干练,却也有着一份从容不迫的淡定。和我从之前采访中得到的她富有激情的印象有不小的出入。随着交谈的深入,我才知道,原来这份淡定从容的背后也有成长的代价。

因为网店的生意好,也曾在人民广场来福士开过实体店,生意也挺不错的。可是因为身体吃不消,加上精力也无法完全顾及等原因,只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忍痛关闭。而淘宝上的店铺也因为之前信誉度和知名度等增长速度过于迅速,招来了同行间的嫉妒和排挤,甚至被网络上的不知名的人攻击挑衅……

这一切都被她归结成了如今激情逐渐冷却回归理性发展的原因。我很好奇,面对不知名者的故意找茬和同行之间的不良竞争不会想要寻求一些公平合理的解决方式么?她淡淡的说:“以前会生气会难过,可是现在不会了。不管是什么事。都能坦然的面对。换个角度,这也算是别人对自身的一种认可吧。”话中依然有面对网络太多不可知因素的无奈,但更是跳脱出狭隘空间的超脱。

鲜花不是必需品,董燕平也说,看见别家的卖衣服等信用涨得很快也会心动。可在心动和摇摆中她还是最终选择了做鲜花并且坚持到了现在,这让我更感兴趣。是什么让她在那么低落的时候始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呢?董燕平说:“我还是对花比较感兴趣。”因为鲜花既使她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收获了客户的友情,对于鲜花始终放不下。让她坚定了继续干下去的信念。所不同的是,对小店原先炽热的激情逐渐转淡,转而变化成为对这份事业的冷静思考和理性坚持。

被点燃的创作热情

董燕平在采访开始时就说,在淘宝上开店其实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有时比拼的其实只是先于它人的渠道或信息优势。她之所以能比别人领先一步,也是因为无意间加入了一个花艺群体的联盟。这个联盟里,有遍布全国各地、港澳台甚至是国外很多大城市的花店,既有网店也有实体店。在这个联盟里,大家可以就近互相帮助配送,再每单根据加入联盟时签订的协议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一来,一张无形的鲜花配送网就形成了。既从时间上保证了及时送达,更在质量上保证了鲜花的新鲜程度。所以,无论现在店里的生意有多忙,董燕平始终坚持配货渠道这块由自己来负责把关,为的就是怕把致命的优势拱手于人。

可在已知优势有限的情况下还死守这仅有的优势,那显然是走死胡同。这就迫使董燕平努力发掘自身新的优势。于是她选择了自行设计,创新成了她的另一法宝。不仅会经常学习掌握港台等地最新最时尚的包装样式,而且小到连包装用到的塑料纸,丝带,贺卡她都坚持亲自去义乌等地进行挑选和进货。她说:“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亲手挑出来的才能是代表伊妹儿鲜花屋水准的。”

创新说得容易做得难,从最开始的被迫创新,逐步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设计更新,董燕平给我讲了她最难忘的一件事:一年圣诞节的一款样式是由她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当时也是她刚开始设计没多久,对样式的把握心里也没多大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己设计的这款样式推上了网,可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顾客们的一致欢迎,完全卖疯了。这次出人意料的成功给了她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下定决心亲自参与到创作设计这一环节。也正因为这样,她家店每到一些特定节假日,都会适时推出针对节日的特别款奉献给顾客。一直坚持到现在。

寻求发展 突破瓶颈

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豪情万丈和短暂的低落彷徨,现在的董燕平已经对店铺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的种种问题有了自己冷静的思考和清晰明确的目标。鲜花配送的重点是在包装和配送,这一点现在也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同。如何再次抢得发展的先机?董燕平也一直在摸索寻求着答案。从最开始的卡通花糖果花到后来的饰品和各种小礼物,董燕平一直没有停止尝试的脚步。也从中发现,不一定看来品质高的东西就是好的,而只有适合顾客并且能被他们接受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

在与已经渐成规模的客户群体的交流中,她一步一步的圈定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相信她会在目标越来越清晰的同时收获到另一份属于她的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