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杂念·6月(下)
[来源:] 2012-07-01 09:30:00 编辑:纯银 点击: 次
纯吐槽, 微博地址————————

纯吐槽, 微博地址
————————————————————
有人跟我讲,搜索关于我的信息时,多次撞见别人发微博等着看我创业怎么死,死得多难看。我倒是不生气,就是好奇而已。我极少社交,更不卷入任何口水战和争斗,讨厌我的人90%都是看博客而起。因为看别人写一些对产品/行业/市场的思考总结,就恨他恨到咒人家仆街,这是怎样的心态呢?
17点半睡到0点醒来,这时脑子简直太好使了。借着亢奋劲儿,我得说一句憋了很多很多年的话,那些,哎,那些觉得“被攻击后绝不能抱怨,不能解释,更不能还嘴,才显得内心强大”的人啊,我操你大爷大爷大爷……我不是成功人士,自甘堕落下限低,您前途无量,默默拖黑我得了,千万别跟自己的内心过不去。
早上起来看,大概减了20粉(预感到减粉前会记录粉丝数),走好您呐~认真说一句,谁惹我不高兴了,必定(看心情)(随机性)反弹回去,喷完就爽了呗。我内心既不强大,又不追求“成功”,您别指点做我一个成功人士的大道理,不稀罕。最后诚挚地祝您成功。
在国内最受欢迎的一种人是,人们都觉得他成功,态度却又谦逊之极,言辞温和之极,即便受到攻击也不愠不恼,淡然处之。老实说,这样的人我也很喜欢,很佩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我的本性完全不是这样嘛。为了让更多人喜欢自己而cosplay,为成功而扭曲自己的本性……你们还是继续讨厌我好了。
忽然想起悠悠往事,A君曾在我面前盛赞新来的B君,说他资历那么牛的人,接人待物的态度还那么谦逊,真难得啊。我对B君不熟不表态。又过了2年,B君因为业绩极差而下课了……不知道A君又当作何感慨?
前几天为丧尸游戏想了一款广告创意:西装革履的制作人出场,介绍游戏特性,15秒后他被门后出来的丧尸吃掉了,丧尸又被警察爆头,剩下几个Geek程序员困惑地对望,说游戏只开发了一半,头儿挂了,咱们如何是好?然后他们就由着性子瞎搞,狂欢式地添加各种古怪元素进去……
在知乎阅读上看到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做到“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后还保持笑容的温暖纯真?”我的回答是:“长得萌……”
很多人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哎这点子我以前想到过的,结果被他们做出来了。言下之意,遗憾非常。其实即便点子一样,各自拿出的解决方案一定是不同的,甚至产品气质也有相当的差异。点子撞衫又如何呢?假如这个细分市场足够大,你现在再做一款加入进来,各逞其能,也还来得及。因为点子被抢先做了而大发感慨,不如观察人家的市场反响,如果看好,立刻做一款带着自己基因的产品投进去并肩作战,攻城掠地。否则也就只是耍耍嘴皮子罢了。
有个疑问,难道长时间疲劳工作,对情绪/创造力/工作质量不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吗?带来的工作质量降低与工作进度提升,放在一部分项目环境下,很难讲是得是失。甚至包括自愿的大剂量加班,同样会降低设计与编码的质量。提升进度偏偏又有很多方法:
-精简流程制度
-加强大家对产品的理解与信任
-提供不受打搅的工作环境
-控制好版本节奏感
-带头的尽量少走弯路
-加班
我以前在大公司的时候,非常希望工程师能多多加入产品设计讨论,总不能如愿,因为工程师讨厌开策划会。直到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解决这问题的良方就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坐近一点,越近越好,头一抬就讨论,开个屁的会。
好的文字,往往是从胸口跳出来的,像那里有着沸腾的水,蒸气氤氲,冷凝在指尖便成了佳作。它并不来自遣词排句,而是直接萌生于作者的内心世界。人生而平等,内心的高贵/敏感/浪漫/狂野却并不平等。只是这内心世界并非一成不变,也会渐渐被命运磨损,抑或是打磨得格外光洁。
前部门有个小女孩子,穿着连体裤从厕所回来说,失算了,今天好冷,可我还得半裸着。大家瞄她一眼,都不说话,各自脑补半裸画面……关于她还有几个段子:
1、讨论工作中,她忽然站起来张开手跳了几下,问“我美吗?”连问几次没人搭理,又哀怨地说“乃们不爱我了吗?”
2、同事拉她去游泳,羞答答地回答“不要啦,人家最近没刮腋毛……”
3、下班时落雨了,自言自语说“打湿没关系,正面反面看上去反正是一样的。”
昨晚听到一真实案例,一创新产品欲打开某新兴细分市场,慢了一点,在发布之前就有若干同类产品出来。他们也不急,索性坐观其变,结果竞争者没多久全翘了,提供了大量无成本的教训,帮助他们把问题看得比较清楚,厚积薄发。对于创新,特色比速度更重要。就算被别人抢了先又怎样,那也是在一个刚刚打开的细分市场,用你的产品特色去争夺新用户。速度快当然不坏,但这个指标在业内常常被过度放大,甚至当成永远正确的真理。而我只相信一个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产品唯快不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有人跟着议论道“你这是要缓缓走慢慢熬哇~”好像这世界上除了6×12,就只剩下4×4一种情况似的。我只能鞠一个躬回应:脑补是不可战胜的!
这个行业对速度的无条件信仰,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不计其数的例子证明,市场表现最好的那个创新者,并不是同类中的第一个,甚至未必是前十个,也未必是版本更新最勤快的那个,而是产品最具感染力的那个。但大家还是在头上绑着「唯快不破」的布条向前冲锋。「快」的确是个好事,却不是万试万灵的真理。快速发布和产品感染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同多试错和找准路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在创新市场强调速度,本质上是用体力支出来弥补信心不足。但体力并不是唯一的竞争项目。
应@OurDearAmy 邀请,讲讲我作为局外人对新版知乎APP的看法。知乎APP作为阅读器,比定位于网站客户端更佳。阅读器也有两种做法,面对大众与面对知乎老用户,目前的杂交设计压制了面对大众这部分,主要服务老用户,次序是不是搞反了?诉求不能兼得时,必然有所取舍,媒体化比社区化更值得知乎追求。取悦普通知乎用户的方法不是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要APP就给APP,而是让他们感到知乎是一个有很大影响力的地方。取悦高级知乎用户的方法,则是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乔老爷过世以后,所有糟糕的事情中最糟糕的一件是,苹果无论出了任何被人诟病之事,都会有人怒斥说: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他一定不会允许你们这么搞的……
国内同行对国外明星产品的这个膜拜啊,没法讲,真没法讲。Twitter去年上了个功能,在个人页新增@ 符号,点击后直接@ 这个人,国内科技媒体对此作了大约500字的报道,全是废话。然后Twitter最近的更新,在“部分名人”的个人主页过滤查看他的原创推——我在不止一处看见有人评价说“坐等新浪来抄”!
一个男人,他可能个子不高,样子不好看,头脑既不聪明,也缺乏独特的天赋。他没有显赫的出身,华丽的文凭,更没有文艺细胞与幽默感。他读书不多更读不进去,品味平平,收入也平平,从事最平凡不过的工作……即便如此,他还是可以坚持健身,练出一身腱子肉,用健美的身材来赢得掌声。随口说这段不着四六的话的原因是,努力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可以有专属于自己的魅力,但一个屌丝之所以成为屌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够努力。
还在广州网易的时候,进门得刷工卡。一位仁兄走到门前,右手将挂在胸口的门卡一扔……你没看错,正是“轻轻一扔”,工卡从右到左划了个不规则的圆形,飞行轨迹经过读卡器,滴的一声门开了,工卡又回到他的胸前。我在后面看得目瞪口呆,自不量力也去扔了几扔,工卡打脸2次,成功0次。泪流满面老实刷卡。
新来的运营姑娘007,比其他5个人1只龙猫的个子都高。中午出去吃饭,她沮丧地说,这局面太令人伤心了(一览众山小),几个男的齐声怒吼“我们才伤心!!!”“怎么轮得到你伤心!!!”
我玩过的家用游戏机(大部分买了):雅达利,FC,MD,彩色GB,GBA(2台),SS,DC,PS,PS2(2台),PSP(2台),NDS(3台),Xbox360(2台),PS3,Wii,等着3DS和PSV出喜欢的大作就入手。
坐自动扶梯出地铁站,窈窕的短裙姑娘站在我前面一级阶梯。风从脚下的地铁站吹来,黑色蕾丝裙裾飘起,像夜里静静开放的大丽花。当裙摆升起到我的嘴唇高度时,忽然意识到,再浮上去一点就看见底裤了……说时迟那时快,一半人格把脖子硬生生扭开,另一半人格打算运丹田气奋力一吹。想起罗德岛战记的歌词:“风啊,我会面对一切”。
上一篇:手机浏览器未来竞争焦点 下一篇:“慈善作秀”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