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泛社会化网络对立面的path能否持续

[来源:] 2012-10-20 13:13:12 编辑:沈禄政 点击:

 使用path的有一段时间了,从path1.0开始就断断续续在做照片分享,但直到path2.0的推出才真正高频率使用,path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社交关系的管理与规则设定,越来越觉得path站在现有的社会化网络的对立面。
 使用path的有一段时间了,从path1.0开始就断断续续在做照片分享,但直到path2.0的推出才真正高频率使用,path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社交关系的管理与规则设定,越来越觉得path站在现有的社会化网络的对立面。

社会化网络对个人而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传统是以家庭为中心来建立人际关系,而后扩展到有行为交集的群体(同学、同事等),这种关系稳固但缺乏足够的活跃,甚至是越近的关系联络的频次越低,例如亲人、最好的朋友,根本原因就是高频率的交互容易带来压力,同时也更容易产生裂痕。

社会化网络恰恰满足了用户可以自主把握或远或近关系的需求,而在社会化网络内持续的互动又让人很容易立体化趋于真实,让关系更加稳定和可信。同时现实社群关系的延展性非常有限,不仅稳定而且保守,社会化网络拓展了生活的边界。

以此来看社会化网络是真实社交网络的反面,越贴近现实的社会化网络越不可能成功,当社会化网络充满熟人关系的时候,极端情况下如果社会化网络内的关系和现实社交网完全一致的时候,用户的压力将大于互动的动力。这一点在QQ群上表现的特别明显,相对于微博或SNS,QQ群是一种强联系,特别是因某种现实关联所建立的QQ群(同学群、同事群等)关联性更强,但关联性越强的QQ群,群内用户的结构就更像金字塔型,群内活跃的用户非常有限,往往就是那几个,绝大多数的用户异常沉默构成金字塔底座。

因为这个原因,所有成功的社会化网络几乎都是在帮助用户建立更多的陌生关系。陌生关系越多用户越有分享和互动的欲望,例如微博,微博内粉丝越多越活跃,很多用户的活跃就是为了能获的更多的粉丝。可是path却完全相反,微博上有人调查说Path上活跃用户的平均好友数目不超过5人,且一旦好友数量超过十个则活跃度大大降低,这和微博上粉丝越多越活跃相反。不管这种调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重要的是这种活跃是否是可持续的?

Path定位于私密社交,这种小圈子社交对好友关系有很强的筛选条件,不容易和他人建立关系,但一旦关系建立就不容易割裂。同时这种小圈子的社群也存在那么一个点,一旦超过一定的人数就会崩溃,分享内容的质量和数量都会快速降低,最终会形成一个局面,一个私密圈内有少数几个异常活跃的用户,其他的用户逐渐弱化为看客。现在支撑path私密、小圈子的分享的是用户的新鲜感,使用时间越长,熟人之间的压力就会越大,用户有更强的动力去扩展圈子的范围,这对path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依旧保持小圈子、私密的社区方式,或许path在不久的将来只能通过不断的扩展新的功能来粘住用户。

社会化关系和网络产品很类似,网络产品的推出通常比较矛盾,期望突出核心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增加更多的功能和服务,虽然运营者本身就有质疑,这些到底对用户有没有价值?到底能不能带来优秀的投入产出比?但悖论是,当没有这些功能的时候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这些有没有价值。社会化关系同样如此,很多关系在没有建立的时候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持久,只有真正建立关联后才能确认这种关系的性质并持续(沈禄政/文)。
分享到: